128家陶企年营收580亿,平均每家4.5亿
日前,根据意大利陶瓷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意大利瓷砖营收创历史新高,达72亿欧元(约折合580亿元人民币),占意大利建陶行业总营收的83%,同比2021年增长16.5%;年度销量为4.49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1.4%。与2022年不同的是,2023年一季度意大利瓷砖销售增长放缓,出口量更是同比下降2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意大利瓷砖、岩/大板、卫生洁具、餐具以及耐火材料等建材行业总营收87亿欧元(约折合701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16%,同样创造历史新高。据悉,意大利建筑行业共有259家企业、26500员工人。
(图片来源:陶瓷信息-公众号,侵删)
意大利128家陶企
2022年营收580亿元
根据相关统计数据,2022年意大利128家陶瓷企业的瓷砖及岩/大板产量与销量基本与2021年持平,但营收却大幅增长,同比增长16.5%,达72亿欧元(约折合580亿元人民币)。有分析指出,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的攀升,尤其是能源成本。
具体来说,2022年意大利瓷砖产量为4.312亿平方米,仅比2021年的4.35亿平方米微降0.9%;销量达4.49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1.4%,其中,国内销量9270万平方米(同比增长1.7%)、销售额12亿欧元(约折合96.7亿元人民币)(同比增长25.6%),而出口量3.562亿平方米(比2021年的3.64亿平方米下降2.2%)、出口额60亿欧元(约折合483.5亿元人民币)(同比增长14.8%),达历史最高水平。
截至去年年底,意大利国内市场平均售价已从10.6欧元/㎡(约折合85.4元/㎡)上涨至12.43欧元/㎡(约折合100.17元/㎡),而出口平均单价从14.3欧元/㎡(约折合115.24元/㎡)上涨至16.76欧元/㎡(约折合135.04元/㎡),相比之下,西班牙和土耳其瓷砖出口平均单价分别是10欧元/㎡(约折合80.57元/㎡)、8欧元/㎡(约折合64.46元/㎡)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欧洲、北美且由意大利集团控股的陶瓷企业,2022年营收均超过10亿欧元(约折合80.57亿元人民币)。
此外,2022年意大利陶瓷行业投入继续大幅增长,在2021年实现73%增长的基础上再增长25.6%,达到4.413亿欧元(约折合35.56亿元人民币),占行业总收入的6.1%。
2023年一季度意大利
出口、内销均呈两位数的下滑
据意大利陶瓷工业协会主 席Giovanni Savorani坦言,2023年一季度意大利瓷砖出口量同比下降25%、出口额下滑13%,而意大利国内市场的销量也下降约10%,但销售额却上涨了几个百分点。
Giovanni Savorani指出,在经历2022年上半年理想的表现后,下半年的回落是可以预测的。当时全球经济低迷、利率急剧上升、通胀居高不下、消费信心不足……,在此背景下,国家竞争变得更加激烈,意大利和欧洲工业正在密切关注,以确保包括印度、中国等在内的所有出口商都适用的公平贸易规则。
在他看来,电力和热能价格的下降对意大利陶瓷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,但他补充到,“所有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比如没有执行法令增加国家天然气开采量20亿立方米,以满足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,以及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改革将加大欧盟工业面临的竞争性处罚。”
对于陶瓷企业来说,新制定的碳排放交易体系,在环境效益方面被证明是无效的,而且适得其反,实际上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倒退效应。据介绍,目前超出排放指标外后,每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价格在85欧元(约折合684.88元人民币)左右徘徊,远高于2019年6月的25欧元/吨(约折合201.43元人民币/吨)。
Giovanni Savorani表示,这对意大利陶瓷行业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,“因为我们的生产设施已经实现所有可能的效率提升,而替代技术解决方案目前还不可行。”其中,生产过程的电气化测试已在进行中,但运营成本仍然很高,而且生产氢气的成本也难以承受。
对于2023年的整体表现,Giovanni Savorani认为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,但他始终相信,下半年可能会出现转机,尤其是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展的刺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