契约,多数解释为:“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、抵押、租赁等关系的文书。”文书可以是一张借条,也可以是一份正规的合同,甚至可以是结婚证。契约以双方意思自治为原则,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,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由于约定而带来的税务风险。今天小编先从房屋租赁合同中最不起眼的印花税开始谈一谈。
一、房屋租赁合同按照含税租赁价格还是不含税租赁价格计收印花税?
按照印花税的相关规定,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、船舶、飞机、机动车辆、机械、器具、设备等合同,按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贴花,税额不足1元的按1元贴花。合同中租赁金额如果没有单独列明含税金额和不含税金额,按照总价计收印花税。
因此,合同约定房屋租赁金额时一定要价税分别列明。
二、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押金是否要缴纳印花税?
按照上述规定,如果押金和租金分开列明清楚,押金不缴纳印花税;如果没有在合同中约定清楚,而只是口头说明,按照合同上载明的金额缴纳印花税。
因此,押金与租金一定要分开写明金额。
三、合同无效或未履行已缴纳的印花税是否退?
根据印花税相关规定,印花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合同签订时,合同未履行或者合同无效,已缴纳的印花税不退。
因此,合同有风险,签订需依法。
四、合同中约定由承租人承担的物业费、水电费、电话费等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?
如前述押金相同,合同中一定要清楚分开列明不同的费用,不要与租金混合列明,否则将按照总金额缴纳印花税。
五、一次性签订五年的房屋租赁合同,如何缴纳印花税?
如果双方约定了租赁期限为五年,无论支付租金方式如何约定,仍按照五年的租金一次性缴纳印花税。
注意:印花税的计税基数是合同载明的金额。
六、如果合同未约定租赁期限,仅约定了每月租金,如何缴纳印花税?
根据印花税相关规定,对这类合同,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五元贴花,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,补贴印花。
注意:结算时一定要补缴纳印花税,否则将被处罚。
最不起眼的印花税,也往往因为约定的不明确和未考虑的税收问题而造成风险。契约不仅仅约束了订立双方,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税收。